新聞中心
紅綠燈吉安縣交警在縣城區大力開展了我不闖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但農村地區因地域廣袤、交通結構復雜和農村交通參與者意識普遍不高等原因,交通管理治理始終是交管工作的一大“軟肋”。
立足“治”,“基礎版”治出“平安鄉道”;突出“管”,“強化版”管出文明樣板圩鎮;堅持“創”,“升級版”共建共治共創平安家園今年來,吉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以推進農村交通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線,以深化信息化勤務為引擎,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緊緊圍繞“減量控大”年度工作目標,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走出一條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善治之路”。
“前方路段事故多發,請減速慢行。”10月26日,林女士驅車剛拐進吉安縣高梅公路時,便聽到頭頂大喇叭傳來一陣提示音。
高梅公路是2019年6月才建成通車的一條縣鄉道路,或許是因為新通車道路,存在車輛車速過快、紅綠燈周邊村民隨意橫穿道路等隱患,通車不久即發生大小交通事故多起。
以前,林女士每次從這里經過時,都會忍不住多踩幾腳剎車,多留神道路兩邊。她發現不知從哪天開始,這條路施劃了許多斑馬線、震蕩線,轉彎路邊的鐵架上還放置了一輛撞得面目全非的事故車作為安全警示。“遠遠看到,非常震撼。”她說。
原來,為確保該路段的交通安全暢通,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吉安縣交警部門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并啟動改造資金60多萬元,在該路段施劃斑馬線處、區間測速1處,紅綠燈2處正在招標建設中。
高梅公路沿線人,高梅公路是該村人車一個出入口,為了解決此出通秩序混亂,違法行為多的現狀,交警部門還協調相關部門在高梅公路下豐江村轉彎口增設了一處公交臨時停放點,村干部和志愿者在勸導點輪流執勤值守,提醒勸導乘客安全上下車。
通過施劃標志標線,設立沿路宣傳展板、標語,安裝電子警察設、事故車輛殘骸警示臺等措施強化警示提醒著力做好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是吉安縣交警部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作“基礎版”建設的基本要求。
“基礎版的重心在治,著力通過物防+技防的手段,清隱患,降事故,保平安。”吉安縣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大隊大隊長曾紅根介紹。
據了解,今年以來,吉安縣交警部門根據國省縣鄉道道路通行特點,在轄區隱患路段、事故多發地、鄉鎮的學校、急彎陡坡等路段安裝了“智能云大喇叭”,提供交通安全提醒、宣傳、勸導服務。自6月份上線個點位所覆蓋區域的交通事故起數由去年的227起下降至今年的97起,下降了57.3%,效果明顯。
與此同時,吉安縣交警部門在分析縣鄉道路事故成因時發現,夜間安全事故很多都是因為疲勞駕駛造成,決定“對癥下藥”開展“閃亮工程”建設。“閃亮工程”主要包括“三道光”:道“光”是即國、省、紅綠燈縣、鄉道安裝“爆閃燈”1000個;第二道“光”則是在行道樹張貼了31320條“反光膜”共計107.2公里;第三道“光”是在特殊路段擺放LED電子“發光錐桶”180個。
如果說高梅公路的治理,是吉安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作“基礎版”縮影,那鳳凰鎮文明交通樣板圩鎮的打造,則是該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作“強化版”的集中體現。
農村地區人員和車輛主要集中在圩鎮,圩鎮的交通管理是農村道路交通治理的重頭戲。2018年,吉安縣交警在縣城區大力開展了“我不闖紅燈”樣板街建設,成效明顯。今年,該大隊將樣板街打造向農村延伸,以三年規劃,逐步將全縣19個交通樣板鎮打造全覆蓋。
作為批交通樣板鎮的打造點,鳳凰鎮的配套交通設施可媲美城區道路。今年以來,交警大隊在該鎮增設了交通崗亭1個、交通信號燈1個、違停抓拍1個、交通標識標牌62個、交通標線個,鳳凰鎮重點隱患路段可防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亡人事故同比下降200%。
宣傳教育上,交警部門也狠下了一番功夫。今年以來,大隊成立的宣傳專班在鳳凰鎮共開展集中宣傳活動32場,發放宣傳資料1.3萬份,贈送安全頭盔2000頂,實現了全鎮機關單位、學校、行政村、重點企業交通安全宣傳全覆蓋,群眾交通安全參與度和交通法規知曉率同比上升80%。
依托崗亭卡口,民警駐留值守,高峰站點疏導,平峰巡線查糾。今年以來,在鳳凰鎮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千余起,勸導教育交通違規人員6千人次,基本實現了鳳凰鎮交通秩序水平與城區同步。紅綠燈
值得一提的是,崗亭卡口不僅僅是執法崗亭,一個宣傳陣地,更是一個服務崗亭。記者現場觀察發現,該崗亭不僅可處理簡易交通違法,還可辦理簡單車駕管業務,真正做到了集交通管理、治安巡邏、報警求助于一體,一亭多用,也真正做到了便民服務“多走一步”。
著力發動社會力量共建共治工作,是吉安縣交警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作的“升級版”。
鳳凰鎮曾家坊村委會田心村地處105國道旁,臨近泰和交界處,來往車流量大,全村56戶,180余人,以往村民交通事故多發,2016年田心村鳳凰鎮政府駐地曾家坊村成立了交通勸導服務站,由村干部及村民擔任交通勸導員。
并建立了完善的田心村勸導站工作制度,每月組織開展一次工作例會、一次隱患排查、一次交通勸導、一場安全宣傳、一次考核通報。這么多年來堅持如一。
基于如此良好的交通安全管控基礎,為了加強交通安全勸導員動態管理,也為了真正實現社會道路交通共建共治。2020年,吉安縣交警部門以田心村為試點,引導其探索交通安全“村民自治”。
“我們制定了田心村交通違法計分工作機制,將該計分制列入村制,對不同類型的交通違法行為給與計分考核,每戶滿分為100分,有交通違規的要扣分。比如不戴頭盔、不系安全帶扣1分,無證、無牌扣2分,超長、超高、超寬扣3分,超員扣4分,酒駕扣5分等。”曾家坊村委會主任曾廣榆介紹。
計分機制適用于田心村每戶村民。一個季度為計算周期,匯總每戶村民的計分,滿分的人員上宣傳欄光榮榜評選為“美交通參與者”;扣了分的人員上宣傳欄曝光臺實名曝光并自動轉任交通安全勸導員。新任交通安全勸導員需在三個月的考察期內接受“三個一教育”:即每周在本村開展一次交通勸導工作,每月參與一次本村的公益勞動,每季度參加一次鳳凰中隊進村交通安全講座,期滿后交通安全勸導員身份自動解除,計分立即恢復。
曾廣榆告訴記者,村民還經常自發組織交通安全主題文藝匯演活動。“這些節目都是他們自主編排的,有小品、歌曲、舞蹈、快板、三句半等。”內容形式多樣、表演精彩紛呈,極富地方特色。
數據顯示,僅今年以來,田心村勸導站共組織交通安全勸導千余人次、及時勸阻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百余起,開展隱患巡查26批次、排查發現隱患6處,敦促重點車輛檢驗、處理交通違法車輛160余輛。自建成以來,田心村村民發生的交通事故每年僅個位數,未發生一起傷亡事故。
無論是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基礎版”、“強化版”,還是“升級版”,都離不開因地制宜、破題升級,更離不開一顆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的初心與擔當。“我們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心,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繼續開創公安交管工作新局面。”曾紅根說。
以上信息由揚州市旭瑞照明器材有限公司整理編輯,了解更多交通信號燈,紅綠燈,標志牌信息請訪問http://www.msofficecom.com